• <p id="okexd"><label id="okexd"><small id="okexd"></small></label></p><acronym id="okexd"></acronym>
    1. <tr id="okexd"></tr>

        <td id="okexd"></td>

      1. 云南邁勝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誠信利他,服務至上,專業高效

        發揮知識產權對區域經濟的支撐作用

        作者:云南邁勝文教 日期:2020-07-01 10:21:34

        摘要:云南職稱論文發表 云南高考志愿填報 實用新型專利 軟件著作權 MBA論文 MPA論文 EMBA MEM 論文 MSE論文

          【編者按】

          10年歷程,10年探索。自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下稱《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各地紛紛響應,積極推出了地方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或戰略實施意見。10年間,全國各地方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呈現出從省到市縣、由東部向西部全面展開、梯次推進的良好局面,知識產權對區域經濟的支撐作用充分顯現。為此,本報特從全國選取10個戰略實施成效顯著的?。▍^、市)作為代表,汲取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典型經驗,以饗讀者。

        全國各地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

          上海

          當今世界,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創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撐。繼2008年《綱要》頒布實施以來,上海市圍繞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

          2004年,上海市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制定了《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04-2010年)》(下稱《上海戰略》);在實施當地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期間,適逢《綱要》出臺,2008年9月23日,上海市政府通過頒布《關于本市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若干意見》,按《綱要》提出的目標、重點和措施,進一步提出了八大方面25項舉措,使上海有效實現了地方知識產權戰略與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對接與協調。

          為配合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2012年,上海市頒布了《上海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11-2012年)》,提出了建設亞太地區知識產權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2016年,上海市出臺《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支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12條具體措施,鼓勵在多個領域先行先試,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對科技創新的保駕護航作用。

          10年來,上海市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從2008年的5.28萬件、2.45萬件增長至2017年的13.17萬件、7.05萬件,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1.02%和13.5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08年的6.8件上升至2017年的41.5件,提前3年完成上海市“十三五”規劃中的“2020年上海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0件”的目標。

          10年來,上海市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擁有量也取得突破。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87.85萬件,每萬戶市場主體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為3751件,位居全國第二。與此同時,上海市率先在全國開展版權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度研究,版權產業增加值從2008年的1394.11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2973.87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1.50%,知識產權對經濟的貢獻度進一步增強。

          近年來,上海市知識產權局不斷推進知識產權金融服務,2017年,上海市年度專利權質押融資額達6.6億元。與此同時,上海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對1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2家科技企業進行了股權投資,投資金額7500萬元。

          今后,上海市將聚焦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和上??苿撝行慕ㄔO的新要求,深入推進上海亞太地區知識產權中心城市建設,切實推進知識產權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力支撐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

          江蘇

          《綱要》頒布實施后,江蘇省政府于2009年1月印發《江蘇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標志著知識產權戰略成為江蘇建設創新型省份、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

          10年實施,碩果累累。2008年以來,江蘇知識產權產出保持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2011年全省累計專利申請量突破100萬件、2013年突破200萬件、2015年突破300萬件,連續邁上3個新臺階。2008年,全省專利申請量僅為12.8萬件,到2017年這一數字已達到51.44萬件,是2008年的4倍;2017年全省專利授權量達22.72萬件,是2008年的5倍;2017年發明專利申請量18.7萬件,授權量4.1518萬件;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為4590件,是2008年的21.4倍。

          截至2017年,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會同江蘇省財政廳在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組建了27家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蘇州市和蘇州工業園區也開展了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設工作,省市級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達50余家。

          此外,2009年,江蘇省正式推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地方標準,逐步建立完善企業貫標的管理、培訓、咨詢和評價4個體系;國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出臺后,江蘇積極組織國標貫標工作,有效提升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水平。2017年,江蘇省制定了企業商標管理規范地方標準,將商標貫標工作列入全省商標品牌戰略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每年重點指導1000家企業參與商標貫標。

          為加快推動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江蘇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權工程師職稱評審,鼓勵和吸引熱愛知識產權事業、懂業務、會管理、熟悉知識產權規則的人員從事知識產權工作并給予相應的待遇。2006年底,江蘇省在國內率先設立了知識產權專業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職稱。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會同江蘇省人社廳制定出臺知識產權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資格評審辦法,形成了江蘇省知識產權專業工程師的評價標準。截至目前,全省經評審取得知識產權高、中級工程師資格的有791人,其中知識產權高級工程師168人,知識產權工程師623人。

          “十三五”時期,是江蘇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全力推進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階段。江蘇省將以建設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為目標,先行先試、大膽實踐,進一步完善促進知識產權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著力提高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知識產權對經濟的貢獻度,努力形成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新思維新經驗新模式,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廣東

          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和專利實力狀況分別連續5年和6年位居全國首位!這是廣東省實施《綱要》10年來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

          自2008年起,廣東省政府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開展了3輪近10年的高層次戰略合作,雙方攜手在知識產權強國先行地建設、產業專利導航、知識產權服務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構建了知識產權戰略在國家與地方兩個層面協同實施的典范模式。

          在《綱要》的指引下,廣東省知識產權創造發展指數和專利創造指數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截至2017年底,廣東省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20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8.96件,遠超國家2020年發展目標,基本達到了創新型國家水平,是2008年的10.8倍;2017年,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2.68萬件,占全國總量的56.49%,中興通訊和華為公司連續數年位居全球提交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最多企業前列。

          《綱要》頒布實施10年來,廣東省獲中國專利金獎48項、優秀獎752項,分別是戰略實施前20年總量的5.3倍和11倍。最新數據顯示,廣東省有效注冊商標量累計超224萬件,是2008年的5倍,連續22年居全國首位;馬德里商標有效注冊量躍居全國首位;地理標志注冊商標41件,地理標志產品121件。

          為了有效推進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積極發揮戰略對事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出臺了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年度計劃或實施方案,對本地區的戰略任務進行了周密部署和安排,19個地級以上市出臺了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主戰略與分戰略共同推進的良好態勢。

          在知識產權金融方面,廣東省開通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金融創新(橫琴)試點平臺,成功開發了“智財通寶一號”“知信?!钡纫幌盗兄R產權金融產品。2017年,廣東省推動成立中國空調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和珠海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服務聯盟。此外,廣東省還出臺加快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若干意見,制定《知識產權質押評估技術規范》,推進國家和省級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和專利保險試點,鼓勵服務機構創新對接,2008年至2017年11月,廣東省專利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累計達383.12億元,一批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成功融資。

          10年來,廣東省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為主要途徑,結合廣東地區特色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構建知識產權特色發展格局,為廣東省經濟騰飛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四川

          如果要問《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四川省的知識產權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東方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的知識產權專職人員薛燕輝會說,如今企業規劃重要的戰略都會提及知識產權;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宏會說,客戶和政府的要求越來越高,服務機構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四川省知識產權局的工作人員毛夢晞則會說,剛認識的朋友,聽說自己在知識產權領域工作,會來咨詢專利的申請流程……10年過去,四川省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水平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2006年,四川省成立了由29個省直部門組成的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開始編寫《四川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下稱《四川綱要》)和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產品等5個專題戰略文件。2009年5月,《四川綱要》正式出臺。隨后10年間,四川省密集出臺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政策舉措:推動高校建立知識產權學院或研究中心,鼓勵推動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為社會創新供給源源不斷的知識產權智力資源;設立中國成都(家居鞋業)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成都知識產權審判庭以及19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加快建設中國(四川)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推進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展開知識產權宣傳活動,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等。

          夯實基礎工作的同時,四川省還不斷推進改革:成都郫都區成立了集專利、商標、版權職能為一體的知識產權局,推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全省開展專利代理行業改革,放寬專利代理機構的準入門檻,建立成都高新區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推動專利代理機構從2009年的30家增至108家;四川省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職務發明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推動200余件職務發明專利分割確權,帶動投資超過100億元;設立省級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推出“天府知來貸”金融產品以及“貸款+保險保障+財政風險補償”等專利質押融資新模式,推動專利權、商標權的質押融資額高速增長。

          2009年至2017年,四川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0.55件增至5.43件;新增注冊商標33.9296萬件;著作權作品登記數量從905件增至8.5064萬件。最新數據顯示,四川省共獲得植物新品種授權458件,地理標志產品256個……如今,四川省已全部完成《四川綱要》規劃的階段性目標,知識產權強省的建設格局已初步形成。老牌企業的技術、品牌力量不斷增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還“圈住”了一批知識產權,展望知識產權與經濟融合發展的未來,四川正揚帆起航。

          福建

          福建省德化縣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業是該縣的支柱產業。但長期以來,由于仿制壓價現象層出不窮,陶瓷業惡性競爭嚴重。

          為遏制侵權行為,德化縣出臺獎勵措施,鼓勵企業登記版權、提交專利申請,并獲批成為福建省首個可以代理版權登記的縣。成立版權協會,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聯席制度,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經驗編制成冊,在日內瓦的版權保護展覽上進行推廣……十年來,福建省立足本省產業特色與商業文化,探索出了一條擁有福建特色的知識產權戰略之路。

          2008年7月,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下稱《綱要》)出臺后一個月,福建省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開始統籌34個省直部門的力量,推進《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的制定與實施。近年來,福建省逐年加大知識產權投入,知識產權數量與質量均逐年提高,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獲得激勵,管理服務水平得到提高,《實施意見》中提出的2020年要完成的7個主要預期指標中已有4個提前完成。

          十年來,福建省在知識產權管理、服務和制度建設方面不斷創新,面向社會發布和推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包、路線圖,其中包含專利申請布局、專利導航、企業貫標、專利價值評估、專利質押融資、專利運營、專利預警、企業專利數據庫建設等內容;整合政府管理部門、智庫資源、服務機構等多方力量,形成了“大服務+大保護”的知識產權服務模式。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通過開展“存證云”服務銜接私力救濟與公力保護,建設兩岸知識產權服務業聚集區,福建形成了多項新模式新經驗。與此同時,利用毗鄰中國臺灣的優勢,福建省先后組織157人次赴臺接受知識產權培訓并考察臺灣企業,進一步提升了福建省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意識。

          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件,累計有效注冊商標73.4624萬件,2017年著作權作品登記量超過4萬件,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2個,植物新品種132個,1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國家級名錄。

          “越來越多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認識到知識產權在創新活動和無形資產積累中的重要作用,引入知識產權指標考核工作,促進了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的快速發展?!备=ㄊ≈R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福建將進一步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培育高價值知識產權,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夯實知識產權工作基礎,促進知識產權高效運用。

          山東

          獲得專利許可費用5億元!在山東省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畢玉遂研發團隊的“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發明專利,以5億元許可費與山東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達成20年專利獨占許可使用權(美國、加拿大市場除外)交易,創造了山東省有史以來專利許可費用最高紀錄。

          2008年以來,山東省知識產權工作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以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為統領,全面落實《綱要》確定的任務目標,扎實做好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等各項重點工作,知識產權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早在2005年,山東省就發布了《山東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2005-2010》。2008年,《綱要》頒布實施后,山東省先后發布了新一輪《山東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山東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 2015-2020年)》《山東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實施方案》《山東省“十三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等文件,為加快完善現代知識產權制度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知識產權制度的指引下,山東省知識產權量質齊升,迸發出創造活力。截至2017年底,山東省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459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1 年首次納入統計的 1.64 件增加到2017年的7.57件;山東省擁有有效注冊商標72.3萬件,是2008年的5.2倍,全省擁有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3088件;省著作權作品登記達到8.3萬余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2.6282萬件。除此之外,截至2017年底,山東省擁有地理標志商標582件,“章丘大蔥”“膠州大白菜”等一批區域品牌在扶貧、興農、富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面,山東省不斷探索,積極吸納前幾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采取政府搭臺,銀行、保險、擔保多方參與的架構,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試點開展“政銀?!辟|押新模式,降低銀行承擔的風險,調動其放貸積極性,進一步破解中小微企業質押融資難題。2017年,山東省辦理專利權質押登記458件,融資金額49.87億元,實現了質押融資項目數、金額雙增長。

          十年來,山東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積極推進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大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增強了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有力支撐了山東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河南

          2007年,鄭州春泉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項核心技術獲得了發明專利,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東推動該專利權質押融資,獲銀行50萬元貸款。此后,這家公司將知識產權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鄭州春泉節能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是河南省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的代表。

          自2008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河南省經濟邁上了新臺階,社會創新活力得到釋放,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得到確定。隨著知識產權服務業和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河南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傳統的資源依賴型為主,轉向創新驅動發展的方式,知識產權對經濟的貢獻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基本實現了《河南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所設定的目標,且獲得良好效果。

          2017年,河南省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0萬件,授權量突破5萬件,同比增長12.7%。這些數字代表著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質的飛躍,也說明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對創新驅動發展顯著的激勵和推動作用。隨著河南省市場主體“走出去”步伐的加快,2008年至2017年,河南省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率達12.6%。

          最新數據顯示,河南省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39.4萬件,地理標志商標累計達61件。而十年前,河南省擁有地理標志商標數僅為11件,植物新品種累計數據為340件,目前數據是2008年的14倍。版權年登記量由2013年的551件增長到1042件,年均增長量為22.3%。除了數量的提升,河南省企業商標品牌的影響力也在顯著提升,“雙匯”“宇通”“瑞貝卡”“思念”“好想你”等一批自主品牌走出國門,享譽海外,成為代表河南形象的名片。

          2009年,河南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多部門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此后,河南省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一年躍上一個新臺階。截至目前,河南省知識產權局與4家銀行共達成130億元戰略合作意向協議,全省共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34億元,涉及企業168家。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2008年至2017年,河南省頒布了60余部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法規政策,知識產權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執法體系不斷健全。2017年,河南省專利行政執法辦案量2981件,較上年增長45%,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環境得到不斷優化。

          十年來,在《綱要》的指引下,從政府部門到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再到服務機構,形成強大合力,將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知識產權制度對區域“雙創”事業、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突出,建設支撐型知識產權強省的局面已經形成。

          湖南

          湖南苗家妹手工織品在國外很受歡迎,但卻屢遭知識產權壁壘。多次“碰壁”后,苗家妹手工織品有限公司新產品面世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交專利申請。目前,該公司的年銷售額已破千萬,一款嬰兒針織鞋自提交了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后銷量大增,2017年接到的海外訂單排到了2018年3月。

          十年來,在《綱要》推進過程中,湖南省通過開展知識產權知識普及宣傳工作,有效提高了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通過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提升了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通過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提高信息服務能力;通過落實專利獎勵,激發了市場主體發明創新的熱情。

          2014 年,湖南省獲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試點省份,開始開展知識產權運營機構試點,組建了湖南省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長沙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建設了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湖南省高校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目前,湖南省初步形成了“平臺+機構+資本+產業”四位一體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有效促進了知識產權與創新資源、產業發展、金融資本相融合。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期間,湖南省先后實施了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百項專利轉化推進計劃、專利產業化引導項目等,打造了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等一批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專利大戶,推動了企業的專利轉化和產業化。

          在商標方面,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一批湖南制造品牌躋身中國品牌500強,湖南廣電、中南傳媒等傳媒品牌推動湖湘文化產業產值增長;瀏陽花炮、安化黑茶等特色傳統品牌有效帶動了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在版權方面,“十二五”時期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6%,高出同期經濟增長速度3.1個百分點。

          近年來,湖南省加強工業企業領域的專利創造,成效明顯。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傳統產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760件,占全省的41.7%;戰略性新興產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0835萬件,占全省的58.3%,其中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的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占比位居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前兩位,軌道交通產業和工程機械產業均已成為該省產值過千億的產業,為湖南省打造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綱要》實施十年來,湖南省在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湖南省將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動湖南支撐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步伐,為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重慶

          為應對與美國某公司的專利糾紛,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專利云”平臺找出對方20件相關專利進行對比,最終找到了對方專利的無效證據,減少損失4000萬元。自重慶開展“專利云”平臺建設以來,已整合全球8000多萬條專利數據資源,聚集49家國內外知識產權服務商,收集1000家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服務需求,為企業提供了便利的知識產權對接平臺。

          “專利云”僅僅是重慶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十年的一個縮影。自2008年《綱要》發布以來,重慶陸續出臺《重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等文件,為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作出系統部署。

          十年來,重慶市知識產權局建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知識產權統計分析制度,定期發布統計報告;推動石墨烯等戰略新興產業的50家企業建立專利導航機制,并在10家專利密集型企業開展專利策略分析;建立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評議機制和重點領域知識產權評議報告發布制度,為企業技術引進、跨國并購提供參考;同時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國家級高新區、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建設,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服務水平。

          2008年至2017年,重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0.45件增至7.25件;每年新增注冊商標數量從2008年的4590件增至2017年的5萬件;著作權作品登記量2017年增加7.5萬件;植物新品種累計獲得授權64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累計44項……重慶不斷開發本地區的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同時加快培育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建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成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西部首家知識產權仲裁院與兩江新區知識產權法庭,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此外,重慶還推出知識產權金融產品“科技智慧貸”,組建各類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發放“渝新券”等知識產權補貼,推行“專利執行保險”等險種,不斷完善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提升知識產權運用能力。

          目前,重慶市擁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119家,知識產權人才總量超過6000人,知識產權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拔磥砦覀儗⑦M一步推進實施具有區域特色的知識產權戰略,著力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強化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深入推進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敝貞c市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陜西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分析報告》顯示,展現陜西人情風貌的2017年熱播劇《白鹿原》播出一周后,陜西的旅游熱度增長82%,凸顯出影視節目對游客流量的強大帶動作用。

          利用優質影視劇版權等知識產權資源,陜西省進一步推動了地方發展。與此同時,隨著知識產權戰略的深入實施,陜西省涌現出一批批知識產權精準扶貧、轉化運用、行政與司法保護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反映出知識產權在支撐經濟提質增效、引領產業升級、護航貿易投資、促進創業創新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自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以來,我省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印發實施了《陜西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标兾魇≈R產權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深入貫徹落實《綱要》,陜西省結合實際,成立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實施,2008年至2015年每兩年制定一次戰略推進計劃,細化任務、量化指標,提高戰略實施工作成效。

          戰略實施十年來,陜西省知識產權創造數量逐年增加、結構明顯優化。從2008年到2017年,專利申請量增長超5倍、授權量增長超11倍;有效注冊商標(累計)數量增長超3.7倍;著作權作品登記量增長超12.5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累計)數量增長3.6倍。陜西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09年的1.557件增加到2017年的8.9件,居全國第7位,中西部第1位。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就像一場‘及時雨’,讓公司脫離融資難困境,讓我們的微貯飼草(玉米秸稈)加工機械和技術迅速推廣到全國23個省區,在省內30個縣區建立了飼草加工店,不僅帶動7000余名農民脫貧增收,還緩解了秸稈燃燒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蔽靼残绿斓夭輼I有限公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獲益者之一。2011年,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和西安銀行在了解到該企業的資金困難后,由西安銀行向其發送了首筆200萬元專利權質押貸款,這筆貸款也成為西北地區首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從實現零的突破,發展到2016年19.28億元的規模,眾多輕資產、中小型科技創業企業適逢信貸資金“及時雨”而茁壯成長。

          “到2020年,在我省建立創造充足、運用充分、保護有力、管理有序、服務優質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體系?!标兾魇≈R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十年來,陜西省知識產權工作成效顯著,未來,陜西省將扎實推動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知識產權報 柳鵬 李倩 韓瑞 鄒碧穎)

        來源 國家知識產權局

        timg.jpg公眾平臺二維碼.jpg


        全国一级AV免费网站_av在线不卡免费看_av免费网站在线看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l